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在金高校纷纷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打造国际枢纽城 奋进现代都市区”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寻迹浦江经验、千万工程
正值“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金沙集团186cc成色经济管理学院“八八战略 ‘经’日观察”实践团的青年学生来到浦江县新光村,在乡村沃土中学习“千万工程”,在绿水青山中感悟“浦江经验”,破解“天下第一事”。

“经”日调研
“青砖黑瓦马头跳、窗台斗拱石门架”。实践团穿行于灵岩古庄园,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细节,每一座门厅到每一道额坊,各种细腻而又古朴的雕刻,相继入驻的创客们开起的特色小店,我们在这里与村民同吃同,更能体会村民的幸福感。

这里最有特色的是村里的“诉求代办点”,真正做到“要挂牌、出公告,做到家喻户晓,扩大接待面“的管理办法。
“经”日访谈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

用青年行动、青年声音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实践团员和村民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倾心交谈、认真记录,了解了“浦江精神"给村庄带来的变化。
“经”日宣讲
实践团成员在新光村的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开展宣讲,从一枚小小的中国结系到“浦江经验”,认识到学习“浦江经验”的一大益处,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深入基层,做好实践。

当天的走访调研结束后,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吴媛带领同学们在新光村进行夜学活动,并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浦江经验”指引下发生的变化,也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解码新时代的“浦江经验”。
“礼润善行”再访武义坛头
“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文旅共富·礼润善行”实践队再次前往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开启社会实践之旅。

坛头初印象
“诗画坛头,醉美湿地。”实践队初至古色古香的坛头,便被眼前的“青”深深吸引。近处碧波荡漾,绿水环绕,远处群山连亘,云遮雾绕,使人心旷神怡。

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长廊曲折蜿蜒,建筑之美跃然于眼前。随着深入了解,队员们认识到小村的风土文化之美。诗人档案馆、知青屋、年画馆等景点的设立,为小村的古风气息增添了现代艺术文化的色彩。
文化初感受
队员们参观了朱自强民宿画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映入眼帘。为了留住这些旧时的记忆,古稀画家朱志强用水彩画的方式将武义的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记录了下来,画作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过去武义乡里乡居的生活图景,记录了远古农耕的习俗和童趣乡愁记忆。

在琳琅满目的陶艺店,队员们有幸与“陶文化”有一场穿越时空的相见。婺州窑制出了各式各样独特的陶器,从东汉开始便不断为婺州陶文化做出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发展待解密

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谈,实践队了解到:坛头村从20年前的建筑残骸、烂泥臭地变成了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屋宇和景色优美的坛头湿地,全然离不开“千万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坛头村向着共富共美一起努力,全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度集中,致力于共创美好未来!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g9iyIrZNWCs-qLkDEIfxg